甘肃一夜情:烈酒+色诱,16万一夜情背后,可悲的不止人财两空

今天小妹要推荐一部被低估的国产文艺电影。

影片上映于4年前,不仅入围了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之后更荣获了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这是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五部长片作品,也是他第一部进入院线的作品。

文艺片的受众远不及商业片,可以说在票房方面简直是惨败,但这丝毫不妨碍影片的艺术价值,或许这本就是导演有意为之:

耐得住性子,舍得了浮华的人,才能享受他创造的视觉盛宴与心灵洗礼——

《塔洛》

一、羊与小辫子

男主塔洛,无父无母,是一位牧羊人,从小就居住在高原上,替人放羊为生。

他能够清楚地说出羊群里公羊、母羊、花羊以及羊羔的数量,甚至记得住它们的长相。

他在自己的记忆王国里驰骋,和高山草原羊群相伴。

但现实生活中,却没有人记得他,甚至他自己,都对自己的本名“塔洛”陌生至极。

因为他发后留着的一扎辫子,人们便给了他一个外号“小辫子”。

影片前期,一只同样无父无母的小羊羔与塔洛形影不离,可以说是塔洛的另一种身份附属,是他孤独情感的精神依托,同时也是他命运归宿的写照。

影片围绕着塔洛办身份证这件小事展开。

乡镇派出所里,所长正闲得发闷。

塔洛来办证时,所长得知塔洛这位根本不会说汉语的藏民,居然有背诵《为人民服务》全文的本事,就让他当场表演一下。

没想到,塔洛居然真的很流利地全文背诵了下来,虽然发音不标准,听着很像念经,但一字不差。

可不就是念经嘛,这篇文章早已成为了塔洛的人生信条,他把文章里说的“为人民服务”视为自己的理想,并说:

“给人放羊也算是为人民服务吧,那么自己死了也会跟张思德一样,重于泰山。”

这是塔洛的信仰,通过牧羊这件事,为人民服务,从而能死后重于泰山。

二、圣僧与姑娘

塔洛是一个内心世界贫瘠又纯粹的人,整日与他相伴的就是咩咩叫的羊群。

他就像一个带发修行的圣僧,死死抱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世隔绝,他的信仰一直坚定不移,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姑娘——理发店老板娘杨措

为了办身份证用的寸照,半辈子没下过山的牧羊人塔洛,第一次进城。

来到照相馆,塔洛那一头乱糟糟的长发,让负责照相的师傅犯了难。

在藏民的信仰中,头发不能随便剪,所以理发师就只得让塔洛去对面理发店洗个头。

爱情来的就是如此猝不及防,情窦初开的塔洛就像一只迷路的羔羊,而绳索牢牢地握在了姑娘的手上。

影片用镜头直观表现塔洛与社会的关系,放弃了色彩与运动的勾勒,也丢弃了西藏特有的高原风光,让主人公在一片泥泞黑白间去寻找归属。

杨措邀请塔洛去KTV,就在这里,塔洛弄丢了自己。

以杨措为代表的现代城市文明,一次次冲击着塔洛的世界观,让他崩溃,迷失,进而被吞噬。

三、香烟与白酒

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塔洛拘谨地被林立的啤酒瓶所囚禁。

他不会唱卡拉OK,不习惯麦克风,不会抽薄荷烟,只能拘谨地坐在角落,看着杨措模仿流行歌手的唱腔和情绪显得矫饰的肢体语言。

杨措边唱还边顺手扔掉一件衣服,撩拨着身边的中年男人。

这是藏人的情歌,只能在山间高歌以表达彼此的心意,什么东西随着歌声在心底发芽生根,又有什么在一点一滴的消失……

当晚,塔洛醉了,人事不醒,一场只有一位当事人知晓的一夜情就这样发生了。

醒来发现和自己心动的姑娘睡在一起的塔洛,微微的惊慌,带着淡淡的羞涩。

杨措让塔洛把羊都卖了,然后一起离开这里,去拉萨,甚至是北京、上海、香港。

杨措向往着外面的大城市,塔洛起初犹豫不定。

直到塔洛被羊群雇主狠狠扇了一巴掌,因为有几只羊被狼群所害,连同那只塔洛整日带在身边的小羊。

气不愤的塔洛在心爱姑娘的诱惑下,他卖了所有的羊,拿着十六万再次回到城里找到杨措。

当圣僧的心里住进了女色,那么剃发将不再为出家,而为入世。

找不到女孩的塔洛,只得又回到派出所。

塔洛想拿回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所长却告诉他:“因为换了发型,真人和身份证相去甚远,所以需要重新照相。”

于是,塔洛只能骑着摩托车再次去往县城的照相馆。

塔洛知道,他再也回不去了,

那个在单调孤独世界里肆意生长出来的良善灵魂,再也回不去他曾想要住一辈子的高原了……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