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中国电影教育国际化之路 陈凯歌:以学生为本! (1/14)

   1905电影网讯6月16日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陈凯歌及首席教授媒体见面会”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著名导演、上海电影学院院长陈凯歌,著名导演、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田壮壮,著名表演艺术家奚美娟教授,著名摄影师赵晓时教授出席活动并发表了讲话,希望把几位电影界专业人士在一线奋斗的经验通过更强调实践的教育传授给年轻学子。


    之后,“中国电影教育国际化+电影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高峰论坛”也随之召开。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胡雪桦主持了论坛,陈凯歌与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主席、韩国东西大学林权泽电影影像艺术学部学部长李庸观,USC电影艺术学院副院长艾伦·贝克(Alan Baker),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副教授大卫·欧文(David  Irving), UCLA戏剧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杰佛里·伯克(Jeffery  Burke)作为嘉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先全知后分系才是“以学生为本” 招生模式需改变


    在本次论坛上,陈凯歌重申了他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的全知教育构想,希望改变现有电影类高校一上来就让学生分好专业科系的模式,尝试前几年先做全知教育,让学生加深对电影方方面面的了解再选择自己未来的方向,这样做才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本”。同时,陈凯歌对田壮壮要求本科毕业生考他的研究生之前先去干三年再回来读书的做法表示认同:“经验告诉我们,‘从学校到学校’的教育培养不出好导演,想成为好导演一定要有社会经验。”


    事实上,陈凯歌的想法在在场三位美国教育家的高校电影学院早已成为现实。艾伦·贝克表示,USC、NYU与UCLA都是研究型大学,在最开始的阶段,有必修课的设立,也让学生自行选修其他感兴趣的课程。同时,“虽然多数影片开头会署名导演是谁,但电影是集体创作的结果”,三所学校都鼓励学生参与集体创作,在实践中理解其他的学科和工种,给学生们各种机会尝试。


    而来自韩国的李庸观则表明,过去五十年,韩国的电影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美国,“我任职的韩国东西大学里面,有很多教授都曾经在美国求学的。在过去的50年里面,我们很多电影方面的人才都是接受美国式的教育,在最近这些年来我们在强化有关亚洲方面,或者韩国传统方面的某些教育……同时,我们也和釜山国际电影节合作,我们成立了AFA,我们的学生可以每年有机会和参加活动的工作人员一起共事。”


“因人设课”很多时候是种错误  “大师”是教不出来的


    “中国的大学教育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因人设课’比较多,”张会军说道:“学校机构有什么人才决定开什么样的课,实际有很多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或者是电影教育,应该是这个行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来决定设立什么样的课程、讲述什么样的内容,每个阶段讲述到什么程度,然后根据这些课程和内容的程度请不同的人。这就涉及到很多对教师的聘任、体制的变化和创新改革。”


    同时,张会军反思我国的电影学院教育应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是不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把目标定得太高了,没听过美国的这些学校说,我们一定要培养大师,没有,好像都是培养一个合格的、胜任的电影从业人员就行了。


    ‘大师’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是自己成长起来的,是他在工作和创新当中去摸索然后总结出来的,老师是教不会的。老师只能教给他一点知识,一些技巧,一些方法,说一些经验,说一些教训。然后告诉他们,往哪条路上走。”


人才如何与产业接轨?要为高校学子建立完善的实习机制


    陈凯歌透露自己会带一帮2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身边,全程参与到自己作品的创作中。“他们在过程当中完全明白了拍摄一部电影的全部过程,不一定每一件事情都是从我这里学的,但是从整个摄制组里学到非常多的东西。我觉得这种实习制度非常好。这次我马上要拍戏了,申请报名的人挺多,甚至包括我自己的儿子。他们积极申请说假期必须要一直跟着你。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挺好的方法。”


    艾伦·贝克则告诉我们,USC与好莱坞各大制片厂的制片人关系很好。这些制片厂会请USC的学生去做实习生。大卫·欧文也表示会安排学生去纽约一些电影公司,而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从七八十年代一直延续至今的“学徒制”。


高新技术学校都做了回应 但想象力培养跟得上吗?


    针对电影拍摄的数字化大潮以及目前VR、AR等新技术的变革,在场的中外教育家纷纷表示自己的学校都对高新科技对行业的影响作出了回应。几乎每个学校都会请来业内人士为学生展示未来的可能性并和学生做互动,有些专业人士还会成为兼职教师。而艾伦·贝克甚至透露USC有一整栋大楼专门从事高新科技的研究。


    李庸观则表示东西大学拥有的设备以及课程可能是亚洲最好的,但这也带来了新的烦恼:“目前韩国电影正在迎来一个文艺复兴时期。可是在我们的教育现场,我们所经历的困难却是过去50年当中最严峻的困难……目前整个数字技术以及高科技发展得非常迅猛,为了适应这样的潮流,我们不断学习技术上的东西,可是有关人文方面或者想象力方面的培养却是落后的。” 


    “技术虽然在不断地发展,但作为电影从业人来说人文方面的素养,以及历史高度的眼界,以及在讲故事方面的创新能力,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李庸观说。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